"形无形"系列之【艺道观念:意识】
农历丁酉年十二月十九日午时中——意识……
公元2018年2月4号12:00整——意识……
宁越
2017·12·30 卫岗·金陵
*【识心性】
之所以创作这组作品:
①于生命眼(看天)·耳(听音)·鼻(闻香)·舌(味道)·身(触觉)·意(意识)之六大感官、做一组精微的"心性″训练,体味检验"心性"生理的客观存在·调心。
②对应阴历节气上的六个节点。
③突破既往的概念框架·形式手段、尝试种新的可能。
④看能不能以"至简的方法·最佳的效应"、传递传播"观念″于无形。
⑤集创作·作品·展览于一体、穿越时空·直指心源·艺道道艺。
——"精神活动即作品″,立春日、与诸位道友赏心·共勉。
【“心性”公式】
“心性”公式,实际上是一套生命求证自己内在精神的方法:
精神活动﹢精神本相=精神实相(中和之境)
这里的“精神活动”是指、自己眼·耳·鼻·舌·身·意(思想思维)之六大感官产生出来的各种精神现象。
“精神本相”是指、自己精神的初始状态。
其中:
1,生命精神活动的特性是生灭变化、流转不息。
2,生命内在精神的本相是“广大能含、如如不动”的觉知体。
而生命精神的实相,既不是不断变换流转的各种精神活动、也不是“广大能含”什么也不是的觉知。它处中,两边不靠、不偏不倚,是为“中和”之境、本心。
知道了这套“心性”公式、用它来调心·可超越精神活动之流,使自己的内在稳定·安宁、敏锐·光明。“心性”的具体运用与训练,也可参见本博客《“心性”精神训练法(6)--不易·变易·简易》。
“心性”精神训练法、于中土古代被称为“内行之道”。尊重先人和敬仰Ta们的经验成果故、应以“道”视之,而非“术”。通过“心性”精神训练产生的精神状态、和在这种精神状态下创作出来的作品,应归类于“艺道”、而非“艺术”。
还没有人赞过这篇文章,赶快抢个沙发!